2021年9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
|
总台央视记者:2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是中方首次使用“全球发展倡议”这一提法。你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赵立坚:昨天,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习主席提出这一重大倡议,为因应世界变局擘画了蓝图,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南北差距、“发展鸿沟”不断加大,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发展滞后的困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吞噬了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发展中国家遭受重创,经济增长下滑,粮食安全问题突出,气候变化挑战增多,获得疫苗困难重重。发展中国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多重危机,落实2030年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当前新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主张,就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重点领域提出合作设想和方案。这一倡议将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全球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明确目标、原则和重点领域,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携手抓住机遇。“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为目标,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发展领域的生动体现。该倡议面向全球开放,欢迎各国共同参与。 新华社记者: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意大利日前宣布,二十国集团外长将于22日举行视频会议,讨论阿富汗问题。中方是否参与本次会议,将发挥什么作用? 赵立坚:应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邀请,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阿富汗问题外长视频会议,阐述中方对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和平重建等问题的立场主张。中方认为,联合国是维护阿富汗和平稳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主渠道,希望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发挥好建设性作用。 澳亚卫视记者:美国、英国宣布同澳大利亚开展核潜艇技术合作后,法国召回了驻美、驻澳大使。有评论认为,美英澳三边机制表明美对欧洲合则用,不合则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开展核潜艇合作,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加剧军备竞赛,损害国际核不扩散努力,与地区国家的愿望背道而驰。美、英、澳应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和狭隘的地缘政治观念,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停止搞小集团、小圈子。 《人民日报》记者:近期美方一些官员以匿名方式对媒体放风称,一段时间来美中间的对话沟通效果不佳,指责中方“强硬”、“无意进行严肃或实质性会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今年以来,中美元首两次通话,双方先后举行安克雷奇对话和天津会晤,杨洁篪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分别同布林肯国务卿多次通电话,刘鹤副总理分别同美财长耶伦、贸易代表戴琪通话,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两次访华,两国各部门负责人也保持着沟通和接触。美方无论在内部还是公开场合,都表示这些对话沟通是坦诚、有益和建设性的。 中方在对话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包括提出“两份清单”、明确“三条底线”等等。这些都是中美关系中的根本性、实质性问题。我们期待美方严肃对待并认真回应,但迄今还没有见到美方的实质性回应。 中方对中美对话沟通的态度始终是认真严肃的,也是明确一贯的。我们欢迎对话沟通,但必须相互尊重;我们支持协调合作,但应当互利共赢。 我们反对的,一是美方在对话前后搞小动作,对中方挑衅抹黑,大搞“麦克风外交”,甚至威胁实施制裁,企图通过极限施压取得所谓“实力地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二是美方一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一边又想让中方在美国关心的问题上帮忙,这是根本行不通的。美方不反省改正自己的霸凌言行,反而指责中方,把中方据理反驳、捍卫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当正义之举污蔑为“强硬”、“无意进行严肃或实质性会谈”,这完全是倒打一耙。骂了人、打了人,还要求对方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中美元首在今年中国春节除夕和9月10日两次通话中,都就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达成重要积极共识。拜登总统还重申美方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方将继续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推进中美对话沟通,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同时,我们希望美方言行一致,与中方相向而行,不折不扣地将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以及拜登总统作出的有关承诺落到实处。 中新社记者:据报道,中方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3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的线上交付仪式于9月17日顺利举行。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国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为维和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