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非国际电影节在开普敦开幕 |
|
首届中非国际电影节16日晚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隆重开幕,在非洲最南端点燃了一股中非电影热潮。
电影节的宣传海报
来自中国、南非、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加纳、纳米比亚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影星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展示中非电影产业发展成果,分享发展经验。 中非国际电影节是响应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影学院、环球广域传媒集团共同创办,以中国和非洲电影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向中非人民介绍中非电影,加深两地人民的了解,增进两地人民的情谊。
著名影星、本届电影节形象大使陶虹与津巴布韦影星齐古都(Farai Chigudu)走红毯
当晚,伴随着开普敦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灯火,电影节开幕式在红地毯仪式中拉开序幕。中非两地的电影明星、导演、制片人、政商精英以及南非侨领,身着盛装从红地毯上走过。 本次电影节形象大使陶虹刚出场,一位非洲影迷便向她献花。这位影迷告诉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到了陶虹主演的电影,他被陶虹的魅力和中国电影独特的东方神韵深深吸引。此次他特地从外地赶来,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一睹陶虹芳容的心愿。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代总领事曹利致辞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代总领事曹利在致辞中向中非电影节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曹利指出,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上提出了促进中非合作的十大计划,人文交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他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希望中非电影合作跨越时空,碰撞出更多创意和成功。
电影节上表演中国舞狮 南非文化部总司长恩迪马在致辞中饶有兴趣地回忆起他对中国电影的深刻印象,特别是中国电影中的侠义精神和正义感让他受益匪浅,对他影响巨大。恩迪马表示,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不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电影产业的进步,都令世人刮目相看;南非和中国的合作与沟通也与时俱进。他希望电影节不仅成为中非电影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两地人民文化和情感交流的良好媒介。
电影节上南非土著舞蹈表演
南非著名影星、本届开普敦国际电影节形象大使珍珠·图斯对于能和中国同行近距离交流倍感激动。她说,她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演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质对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她希望自己出演的电影能够早日在中国公映,并且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中非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特地在北京为电影节亲笔撰写贺辞。他说,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万里,但都是充满动人故事的土地。中国故事折射出多姿多彩的人生命运和社会剧变,非洲故事则充满生生不息的自然神奇和人类奥秘。王庚年希望借助中非国际电影节的平台,把本国、本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精彩绝伦的故事搬上银幕,呈现给世界。 中非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张健回顾了中非源远流长的友谊和电影交流历史。他指出,中非电影之所以深受对方人民欢迎,深层次的原因是拥有共同的爱恨善恶价值理念,以及对“中国梦”“非洲梦”的不懈追求。他认为,早日实现中非电影人的“电影梦”,是中非电影人的时代担当。
本届电影节形象大使陶虹在电影节亮相
中国著名影星陶虹的亮相吸引了全场的目光。陶虹对电影有着深刻而直接的思考,她将她的演艺生涯浓缩为“融入”两个字。她认为,只有将自己融于角色,将电影融入生命的一呼一吸中,才能表达出有血有肉的角色和丰沛饱满的情感。 由深圳广电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圳浩志文化有限公司以及环球广域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的第一部非洲题材电影《非洲遇见你》(原名《非洲遇见香奈儿》)刚刚结束拍摄工作,制片人宛敏芳便将这部作品带到了电影节上。这是一部全景在津巴布韦拍摄的中国电影,真实生动地展示了非洲人民和在非华人的梦想、情怀以及中非友谊。
陶虹(中间)在与非洲国家的影星合影
环球广域传媒集团总裁南庚戌指出,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非电影迅速发展,中非文化深度交融,中非人民友谊不断增进,本次电影节选在金砖国家南非举行,增加了中非国际电影节的“含金量”。南庚戌希望电影能够将中南两国人民、中非人民和金砖国家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本次电影节为期三天,从16日开始,将放映数部重量级的中非电影,其中包括中国电影《一纸婚约》、《别让妈妈流泪》、《妹娃要过河》、《大耳朵图图》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等影片。 据了解,活动主办方计划将“中非国际电影节”打造成每年一届的电影节品牌,每年10月在南非开普敦举办,形成品牌效应,在非洲打造出中国电影的文化名片。 |